
10月24日,首届人道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红十字国际学院主办,由苏州大学人道主义问题治理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边晓,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代表处副主任纪博瑞(Boris Kelečevi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东亚代表处副主任张云红,山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白同禹,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王汝鹏,滨州市委副书记刘忠远,市政府副市长潘峰,以及来自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海南、贵州、山西等13个省市红会负责人、国内近10个红十字文化历史教研基地负责人、20余所高校的全国知名红十字文化专家、学者,滨州市及无棣县相关负责同志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24日上午,开幕式在无棣古城县衙广场举行,活动由市政府副市长潘峰主持,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边晓出席活动并讲话。无棣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立波,市委副书记刘忠远分别致欢迎辞,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王汝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代表处副主任纪博瑞(Boris Kelečevi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东亚代表处副主任张云红,山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白同禹分别致辞。与会领导为首届人道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征文获奖者颁奖,为吴重憙红十字运动纪念馆“红十字国际学院现场教学研究基地”揭牌,滨州市红十字会为红十字运动教研中心主任、教授池子华颁发滨州吴重憙红十字运动研究顾问聘书。观看了中国红十字运动先驱吴重憙宣传片、红十字国际学院宣传片、现场参观无棣古城、调研吴重憙红十字运动纪念馆、齐鲁风俗文化等,活动内容极其丰富,为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
24日下午,召开了首届人道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与会人员围绕儒家人道思想、器官捐献伦理等20余个课题开展深入探讨。会议由红十字国际学院副院长刘选国主持,浙江省慈善文化研究院叶正猛教授、苏州大学刘祥安教授等7名知名专家学者分别作主题发言,从不同学科视角解读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智慧。无棣县委副书记窦彭波汇报了吴重憙红十字文化保护传承规划,池子华教授详细介绍了吴重憙在红十字运动中的历史价值。多位省市红十字会负责人分享了人道传播、文化传承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借鉴,山东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金桥作了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聚焦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人道治理的融合路径等核心议题,旨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强国思想和“人道主义是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要求,深入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与人道主义思想、红十字文化的相融性。交流会主题鲜明、规格高端、形式创新、影响广泛、效果显著,与会者开展了深入交流,发言涉及马克思主义阶级史观、传统仁爱文化、儒家人道思想、器官捐献伦理等20余个课题内容,特别是突出了中国红十字会先驱吴重憙这一新的研究课题,通过挖掘和弘扬吴重憙的红十字历史贡献与爱国主义思想,激励当代人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具有很高的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此次会议不仅促进了中外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度交流,更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人道主义精神的相通相融,为中国红十字会深化国际合作、贡献中国智慧搭建了重要平台,同时也为红十字文化传承和发扬贡献了滨州力量。